因为儿子一句话,我放弃了天美的高薪管理岗_电竞网

因为儿子一句话,我放弃了天美的高薪管理岗

来源:电竞网 2024-05-10 10:25:00 王者荣耀

当下,如何上岸,如何苟命,成了太多打工人思考的命题。大部分人都努力把自己训练成一块精准的零件,确保可以在公司里没有偏差地持续运转。

但总有人向往自由。

今年4月,已经在天美干了9年,身居《王者荣耀》管理岗的老周,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工作,回家带娃。

老周的离职贴发出后,在微博、小红书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与共鸣,很多人都佩服他的勇气。

在最开始,身边几乎没人能够马上理解他。活着已然不易,为什么还要放弃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岗位?哪怕有了一定存款,裸辞带娃依然意味着将放弃更优渥的生活条件与可能性,甚至还要做好与社会脱轨的准备。

况且,刚满35岁的老周。远谈不上财务自由,他与普通人一样,遭受着这个年纪该有的压力:先前因种种原因,他曾有过换工作的念头,但有娃之后,他很快就搁置了不安分的想法;而随着孩子长大,本就不大的房子,可能会变得逐渐逼仄;更不用说,如今赋闲在家的他,已经不得不直面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

尽管如此,老周依然没有后悔离职。面对逐渐失衡的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内耗,他认为必须按下暂停键了。

以下根据老周的讲述整理:

今年春节复工的第一天,我在企业微信找到了领导的聊天窗口。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关掉,纠结了整整三个小时,我还是把一大段离职信发了过去。

他很震惊,觉得我的价值观是不是突然换到了另一个次元,来来回回约我面聊了几次。身边很多人都说,这个决定不经大脑,太意气用事。回想起来,我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毕竟我曾幻想过,自己会在腾讯干到退休。

我从小就喜欢游戏,课间会拉上同学,在纸上画着类似红警、生化危机的地图。我来扮演导演,扔骰子,走几步,再画个怪,有点像我们现在做的paperprototype(纸上原型)。

从川美毕业后,我顺利进入腾讯。在这九年里,我对项目倾注了非常多感情。之前我和媳妇说,现在我们有了娃,但他只能算老二,老大是王者,是我一直参与做到现在的。

在《王者荣耀》的立项早期、每次攻坚期,我都能真切感受到这是自己感兴趣和热爱的事情,团队里的小伙伴也是有火的,大家互相陪着,自愿加班到很晚。哪怕连续两个月连轴转,我的想法也没变过。

当然,职场变化莫测,我也想过会在什么时候离开这个车站。比如项目遇见一些情况,我被裁了,被调离了;又或者这么久待在同一个项目,我厌了,想要换个脑子,都有可能;甚至我还预想过自己会去做独立游戏。

但实际上,考虑到不管是团队多年磨合的信任度、氛围,还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流程制度,以及项目带来的种种光环和利益,我没有理由主动离开这里。如果我很轻松地告诉你,离职时没有一点不舍,那绝对是在装X。

而且,前两年有了娃要养后,我马上就把所有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打消了,先安分待着。但没想到的是,最后恰恰是因为小孩的一句话,让我决定离职。

我的小孩已经两岁半了,可我陪伴他的时间非常少。虽然要加班到凌晨的攻坚期不是常态,但小孩睡得早,我平常回到家里,他大概也已经休息了。

我正在做的个人IP“卡尔潘”,最早是当作睡前故事创作的。老婆怀孕后,我就开始写,大概编了一百多章,想着可以给小朋友天天讲,结果后来发现,他睡前压根看不见我,一共也没讲过几章。

卡尔潘

最让我崩溃的是,今年春节,我在家和小孩相处的时间变多了,关系真是到了顶峰,我觉得他很爱我。可是在大年初三,他可能是有起床气,突然就看着我不耐烦,指着窗户外面的公司大楼说,“爸爸回家,爸爸去工作。”

我愣住了,爸爸不就在家吗?爸爸不是在家里陪你吗?瞬间,我就热泪盈眶,有种被点醒了的感觉。原来,在小孩眼里,我的意义可能就是那栋白色建筑。

后面几天晚上,我失眠了,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开始怀疑自己这两年到底干了些什么。孩子的黄金陪伴时间,可能就是三岁以前,我已经浪费了两年多,不想再失去最后半年。

有了离职的想法后,身边很多朋友都来劝我。我猜,他们可能觉得,人人都是这样的,大家都可以,为什么你不可以?但对不起,我就是不可以。

在很多互联网企业,有娃的人都会遇到一个现实问题:时间不够用。晚上下班晚,但工作其实又不是特别弹性,可能上午还是得早去。

不过据我观察,很多从业者,可能早就习惯了这种状态——工作永远大于家庭,似乎这是墨守成规的。

之前,我也和大家想法一致,整天待在办公室里,处理工作,仿佛这是人生最要紧的事。但有了小孩,你的世界观会受到冲击,他既熟悉又陌生,成为你家庭中的一员。很多人会说,我们要努力挣钱,给予小孩更好的未来,但在精神层面,缺乏陪伴的我们,又能给到他什么呢?

所以,春节之后,跳出来看,我才觉得这玩意儿蛮不正常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在当下的氛围里,它就是这样。

我也尝试过平衡工作时间,卡着小孩睡觉前回家,但很奇怪,你会有一种内疚感。这是对团队组员的内疚,当你八点就拎着包往家跑,看到其他同学还在案头,你很难走得那么果决。

我也蛮注重效率提升的,假设我们能在规定时间里,把手头工作处理得漂漂亮亮,那大家都能早点下班。但问题在于,工作始终做不完,它会一个接一个地往上怼,这就是互联网公司,它的产品迭代频繁,加班难以避免。

很多人说,35岁是一道坎,到了这个年龄,再强的人可能都会有所损耗。

我之前也思考过,是不是我要小孩要得太晚了,在这个年龄,有太多事情消耗我的精力,如果二十几岁就生小孩,是不是就能干到退休。但实际上,年轻时我肯定无法理解这种想法,我那时候可是要努力转正,要努力奋斗。

我觉得,身处其中,大家肯定都会有一定的矛盾和痛苦,管理层也一样。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异化。

这种异化对小孩是极不公平的。我们可能早就习惯了当螺丝钉,但小孩没有。而你也不可能要求公司、团队去改变,只能做出自我牺牲和权衡。

而且,我还是一个做设计的,搞艺术的,我的创作源泉来源于生活。之所以有卡尔潘这个题材,就是小孩的出生,带给了我灵感。本质上说,如果我继续维持原样,只会变得越来越不自洽,无法跟自己和解。

想通之后,哪怕是领导劝我,我也没有动摇过想法。开弓没有回头箭,我知道一旦我有丝毫松动,可能就会重新说服自己接受这一切。我不想把这事儿弄得挺“肉”的,这是四川话,就是拧巴,所以整个离职流程都是雷厉风行的。

当时挺有意思的,有天在小组会议上,我们正聊着下周的工作重点,我满脑子都是辞职,突然就下意识地说了出来,真是脱口而出,脑袋里一片空白。我数了一下,会议室沉默了快半分钟,大家都懵了。

会后,有同事来找我,“老周你什么都别说了,我其实非常理解你,我最近也一直思考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你做了件对的事。”你知道吗?当时我好感动,如释重负,我他*被理解了。

离职贴发出来后,很多人问我到底为什么离职。80%的原因,肯定是因为个人家庭,还有20%,可能源于工作的内耗。

交接完后,我先休了个长假,那段时间,凌晨三四点还是会梦到开会、汇报。前几年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以为自己是个别现象,但后面发现还挺普遍的。

深入到每个美术同学的内心,大家肯定对艺术性有自己的追求。但艺术性在大公司的产品模型框架下,难免发生变形,然后去服从。

最常见的,美术提出一个方案后,需要面对运营、策划的挑战。我们以前也经历过会议车轮战,从早上九点半,一直argue到晚上十一点。

最早入行时,我的对抗性还挺强,当自己的专业能力受到侵犯时,经常会和跨模块同学battle。好的结果,我可以说服他们,形成一个规范,后面就往这个方向做。不好的结果,可能就是妥协。

比如,要设计某个场景时,美术会考虑这个地标是否与世界观匹配,会从建筑空间结构,跟人之间的行为关系去入手。按道理,它是非常合理性的设计,但当跨模块同学进来后,可能就会认为设计不符合调性,不够帅气。在反复调试的过程中,人很容易出现内耗。

这其实可以理解,毕竟跨模块之间缺乏通用语境。想要让美术懂gameplay,懂运营策略,很难。同理,其他同学可能也缺乏美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尤其在大厂,大家离得相对远,没有足够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就会起争执,最后只能各退一步。

在我看来,争吵、妥协都是一时之气,可最终设计成品是要上线的,它就是缺失了一定的美术信息,这不是能各退一步的事。

我当管理岗之前,其实也有过犹豫。就像刚说的,我可能更像原生的设计师。职业发展路径,原本是偏咨询方向的美术指导,但我后来觉得,成为管理后,我是不是有机会争取一些资源,尝试改变部分环境。

我很认可前leader说过的话,我们的专业能力沉淀其实很重要。工作不能一直损耗员工,组织应该给到资源和空间让大家成长。

后来,我们在内部开设课程,翻译海外的优秀知识,建立校企合作,请大师来讲课。每个月还有两场内部同学的分享,甚至有些会被上升到整个IEG共同学习。那段时间,我觉得团队风气和状态都特别好。

我也想过推动一些制度层面的改革。比如,我们在创作上面,能不能适当慢下来,或者能不能建立一个专门的创意小组,让他们脱产,只负责创意想法。可能它是一个混合的团队,有文学、美术、音乐等多模块的同学,我们把这些人固定下来,就针对某个子模块进行开发,有利于整体配合和创作。

但问题在于,公司有自己的运转机制,这里面必然会涉及到公平性,比如员工需要考核,一旦有人脱离生产了,那要如何一碗水端平?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我觉得这没办法。大厂就像一个巨大的机器,它走得很慢,这个过程中很难去做及时的,较大的调整。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工作流程,它都需要一个稳固性去保证最低的效率要求。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所以,身处商业环境,我其实很早就变成了一个老油条,我能接受社会和企业的规则,最多只能每天下班后,抽出时间,做一点自主创作。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你工作都这么累了,还要去做这玩意儿,但这其实是我的排毒方式。

老周的自主创作

当然,我也不是说工作就是无尽的痛苦与内耗。在王者这几年里,我也收获了很多的成就感。每当我们做地图翻新,或者设计一个赛年时,看到玩家围绕内容做讨论,我就觉得特别满足,因为创作终归是需要观众参与进来完成的。

之前北京的环球影城不是有《王者荣耀》的专区么,我也会想,什么时候能带小孩去看一下,和他说一下爸爸参与设计的这些IP故事。

离职之后,我带小孩去了海南,他一直没见过大海,以前只在故事里听到过。

现在,他还不能完全适应我一直待在家里,和我生气、闹矛盾的时候,还是会吼我,让我去画画,但其实这也挺好玩的,因为我能感觉到他在逐渐淡忘我以前的工作状态。

我的睡眠质量也变好了,潜意识里的高压正在消除,完全没有再梦到过工作。

随着在家里的时间久了,我也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现在,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工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很想逃离,但我的启蒙老师说过,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哪怕我现在摆脱了公司的压力,还是会面临不少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以及个人创作的瓶颈。说白了,人的一生总会伴随着压力,这是一种常态,假设一个人完全没有压力了,反而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

而且,人是社会性动物,你永远会保持自己的社会性,会被周围人所需要。比如现在团队可能不需要我了,但行业还是需要我的,就像B站上会有很多陌生人喜欢看我画画,觉得陪伴式创作非常可贵;又比如家里的老人可能会越来越需要我。

所以,我只是因为个人家庭原因,暂时选择了离开公司,但我不会放弃创作与工作。我现在每天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创作卡尔潘,做个人表达,也会保持和行业的交流。未来,等到孩子长大一点后,我想我可能还是会回到公司上班。

在职场里,我们都会有不愉快的地方,没办法,它就是客观存在的,很难改变,只是说你怎么去做选择,怎么去获得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