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数学像游戏闯关一样过瘾_电竞网

让学数学像游戏闯关一样过瘾

来源:电竞网 2022-09-16 06:37:13 电竞资讯

当我们停止对孩子的批评指责,不再用焦虑情绪去“淹没”他们。而是邀请他们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孩子的成长和改变往往会让人惊喜。

---------------

居家学习期间,在上完一节线上心理课之后,小Y妈妈向我发送了加微信好友的邀请,之后便开始向我诉苦。小Y是初一学生,本来升入初中后状态不错,但就在进入居家学习阶段后,他在家学习的状态直线下降,沉迷于手机游戏。妈妈的唠叨已经无济于事,只要一谈学习他就“嗷嗷叫”。

妈妈发现他课间总要拿手机玩一会儿,就跟他一起上课,结果小Y故意把课外书摆在桌上边听课边看。无奈之下,妈妈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告状,小Y会收敛一点儿,但只要看妈妈过来,就故意地又拿起课外书。

一天下午,小Y妈妈边做家务边监督孩子上课,顺便旁听了一节心理课,于是想到向我求助。我安抚了家长的情绪,对她干着急又无计可施的状态表达了理解。也对她解释,青春期的孩子“独立”和“被尊重”是他们的心理刚需,妈妈目前“城管”式的监督只会让孩子更叛逆,跟家长更对立。小Y之所以提起学习就“嗷嗷叫”,说明他还是很在乎学习的,也希望学好,但又不希望家长因为这个事多唠叨自己。

小Y的妈妈听后反思了一下,表示自己之前光顾着急,的确跟孩子的关系有些对立。但也不无担忧地问:“那他玩游戏没完没了我也先不干预吗?我真是看着着急啊。”

我再次表达了共情,也请家长先别着急强行干预,先试着了解孩子玩游戏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需要,比如:有的孩子玩游戏是满足社交需要,通过游戏跟同伴建立共同话题;有的孩子是在学习中反复受挫,所以只能从游戏中获得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而有的孩子是因为在学习和考试方面焦虑水平太高,自己无法处理,所以才通过游戏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小Y妈妈很受启发,说自己的确没考虑到这些方面,愿意静下心来想想,再跟孩子沟通。

过了几天,小Y妈妈再次找到我,希望我跟孩子聊聊,并且在没有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拨通了我的电话,要求小Y直接跟我对话。

刚接过电话的时候,小Y有些不自在,说了一句:“老师好。”之后,半天没说话。

我问他:“小Y,跟我通话是你愿意的,还是妈妈要求的呢?”

小Y说:“我之前不知道的。”

我说:“我明白你的意思,现在如果你愿意,可以请妈妈先回避一下,留下你单独跟我通话,可以吗?”

小Y说:“妈妈不在旁边,已经离开了。”

于是,我尝试邀请小Y主动沟通,我说:“那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会要求你跟我通话吗?”

小Y说:“不太知道。”他依然有些抗拒。

我又说:“那你能不能试着猜一猜,你觉得妈妈要求你找我聊聊,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Y说:“可能是我跟家长沟通得不太好吧。”他终于开始了跟我的互动。

“哦,你感觉到了你跟家长的沟通不太顺畅,是什么原因呢?”我继续邀请他来做这个问题的主人,思考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就是玩游戏。我去学校上学的时候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任务,回来写完作业也有时间复习加强一下,游戏就是周末有时间才玩一会儿。现在天天居家学习,打破了上学时候的规律,做完作业就不想再拿起书复习,于是就打游戏,一打就有些收不住了。”小Y说。

“你说的这些是你自己的观点,还是妈妈对你的评价呢?”我问。

“都有。”小Y说。

“那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其实你们是有共识的。那为何还会沟通不顺畅呢?”我问。

“其实我的问题我自己也知道,就是有点儿控制不住自己,我知道我妈说我的话也对,可是我控制不了。”小Y说。

“看来游戏对你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哈。”我回应他,“那到底是哪个方面最吸引你呢?玩游戏让你感到最快乐的一点是什么呢?”

“每打完一关会有各种奖励,特别有成就感,就想继续攻克下一关。”小Y描述道。

“也就是说,游戏中设置了难度梯度合适的任务,并且每完成一个梯度就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会让你很有成就感,愿意继续下去。那如果可以选择,你更愿意在游戏里获得成就感,还是在现实学习中呢?”

“当然是学习中,可是做不到啊,我现在一学数学就头大,不会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有点儿跟不上了。”小Y说。

“小Y,听你这么说我还挺替你开心的,因为你并不是放弃了自己,只是暂时找不到方法而已。那刚才我们所说的游戏的设计模式是不是也可以适用在学习中呢?让学数学就像打游戏闯关那么过瘾。”我说。

“如果真是这样就太好了。可是我觉得不太可能,数学太难了。”小Y有些失落地说。

“你说‘太难’了,只是因为知识的难度太大,就像你刚打完第一关,就跳到第二十关,肯定拿不下来。你可以给自己补充中间的关口做过渡期啊。而且你可以求助,比如求助数学老师,告诉老师你现在哪个知识点是会的,哪里有些模糊,哪里完全不懂。让老师协助你设定一些有梯度的习题和资料,或者求助学习好的同学,或者求助父母。归根到底,你需要有攻克难点的勇气和行动,积极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只躲在游戏里寻找成就感。”

小Y只“嗯”了一声,似乎在思考,沉默了一会儿后,他说:“老师,我愿意试试您说的方法,但万一我又控制不住去打游戏怎么办呢?”

“适度游戏并没有错,只是需要注意有节制。比如你可以给自己制订计划,你希望用多长时间来将玩游戏调整到可控范围呢?”我说。

“一个月吧。”小Y说。

“那这一个月期间,游戏时间要循序渐进地减少,比如你现在每天总共花在游戏上的时间有多久呢?包括上课走神想游戏的时间哦。”我说。

“那估计得好几个小时吧。”小Y说。

“到底是几个小时,你实实在在地估计一下。”我说。

“最少也得3个小时。”小Y说。

“你理想中,每天花在游戏上的时间上限是多少呢?”我问。

“半个小时以内,或者20分钟以内。”小Y说。

“第一周,你可以先尝试,将每天玩和走神儿想游戏的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如果上课总走神想游戏,真正能玩的时间就要相应扣减。”我说,“第二周就要控制在一个半小时。需要真实记录每天花在游戏上的时间,如果比前一天有进步,可以给自己一些其他方面的奖励,比如吃好吃的,周末给自己放半天假之类。”

“老师,这个方法我可以试试,一边控制花在游戏上的时间,一边尝试把学习设计成游戏。”小Y的声音里有一丝兴奋,“谢谢老师”。

之后,我又跟小Y的妈妈做了反馈。转达了小Y真实的心理需求,以及希望妈妈给予孩子的协助和支持,小Y的妈妈很高兴,表示会积极配合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且帮助孩子寻找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半个月后,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纷纷跟我反馈,小Y的学习状态有了很大改善,加上即将返校复课,小Y也充满了期待,状态很不错。

咨询师感悟:

小Y是个很有心理资源的学生,暂时在数学学习上受挫的他,选择了用游戏来逃避和消遣,同时他也在积极寻找攻克学习难关的方法。但是,这时候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做法产生焦虑,不能给予理解和科学的支持,会发生一些让青春期孩子感到不被尊重的行为。可以说,家长的“过度焦虑”不但没能很好地帮助小Y克服困难,反而成了“绊脚石”。

当我们停止对孩子的批评指责,不再用焦虑情绪去“淹没”他们。而是邀请他们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并且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辅助,孩子在得到恰当资源后的成长和改变往往会让我们很惊喜,因为,在解决自己生命中的问题方面,他们自己才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