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令世人震惊的民族瑰宝,无论是诗词歌赋、书法传记等文学作品;还是兵法计谋、推算演变等军事策略;亦或是技法手艺、风俗习惯的非遗财产,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藏从未让我们失望过。
更为神奇的是,纵使时光飞逝,现代社会相比千百年前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只要用心寻找,我们总能在身边找出可以对应历史的事物,就像是如今风靡世界的竞技类游戏,其实很多都是先辈们玩剩下的了。
一、经典的古代体育竞技礼射
君子之争,必也射乎。古代的礼射按规格来说一般分为四种:即大射、宾射、燕射以及乡射。这项在战争中运用广泛的军事活动,之所以会变成日常的竞技游戏,与儒家思想的推行是有直接关系的。
自周朝灭商之后,中国开始由神话时代过渡向人本主义社会,各种学术门派开始争相斗艳,以儒家为首的传统学说特别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精神与体魄都是由人自己主宰的。人类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全的精神,只有在健全的精神的前提下,体魄和技能才有价值。
到了尚武文化盛行的春秋时代,儒家却主张铸剑为犁,大推礼教。
《射义》中提到"饰之以礼乐",指的就是在保留田猎之射形式的同时。重塑射击竞技运动的灵魂,将它改造成为富有哲理的"弓道",成为引导民众全面发展、社会走向和平的教化之具,这是中华文明对人类的贡献之一。
投壶
调心安体,洞察微观。投壶是由射艺分化出的一项游戏,毕竟射艺开弓需要足够的体力支撑。即便是最小单位的弓箭,对于女子和一些身体瘦弱的男子来说都是有些吃力的,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射"的乐趣,古人便引申出了投壶这项活动。
投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投壶并不只是游戏,更是一种社交礼仪。古代的官员世族在宴饮聚会时,通常都会组织一些小型娱乐活动,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必备消遣。
受儒家思想影响,古人们奉行"君子六艺"的教育内容,而投壶就来源于"六艺"中的礼。
投壶的游戏规则是非常恪守礼仪尊卑的,游戏一开始,宾主双方需要商量好投掷顺序,随后轮流投箭,箭支首端入壶才算是投中得分,每人以四箭为数,得分多者则为优胜,输的人便按赌注饮酒作罚。
《左传》有记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
晋、齐两国在外交宴会上也会进行投壶游戏进行娱乐,足见投壶在春秋时便是一种正规的社交礼仪形式了。
除了体现"礼教",投壶这项游戏也是十分考验参与者自身素养的。
投壶的得分是根据选手们投中的不同位置来计算的,最低的有初是一筹,最高分倚竿是十筹。要想一竿中的,那参与者就一定要观察入微,保持心平气和,万不能为一时得失情绪浮动,是他们脾性磨炼、增强素养的绝佳方式。
三国《投壶赋》称赞这项游戏:惟兹巧之妙丽,亦希世之寡俦。调心术于混冥,适容体于便安。纷纵奇于施舍,显必中以微观。悦举坐之耳目,乐众心而不倦。环玮百变,恶可穷赞。
马球
百马同辔,舞杖击丸。马球,也就是现在受人追捧的高尔夫运动的前身,是高尔夫的"plus"版本。它始于汉代,盛行于唐朝,到了清代才逐渐没落。马球顾名思义就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将球击入洞穴的游戏,在古代,马球又名"击鞠"。
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马球这项运动要想玩得好,首先你的骑术就必须要足够优秀。它的重点就在于人对马匹的驾驭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有精准的判断力,才能让你一杆进洞。
唐代的打马球运动风行一时,主要原因是当时"以武定江山"的思想观念在民间广为流传。马球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包含了御马骑术、团队合作、计划制定等多种身心锻炼,两队开赛,多名骑士策马持杖争击一球,场面颇为壮观。
蹴鞠
瑶台蹴鞠,球场竞技。这种被称为"中国古代足球"的娱乐活动,是古人游戏对抗性的最好印证。相传蹴鞠最早是被皇帝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士兵,锻炼军队的运动能力。后随着士兵退役归乡,蹴鞠才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
蹴鞠是一种需要多人参与的游戏,参与者会分成两队分守在球场两端,各自的守地都会树立起两根长竹架网,若对方球员能将球踢入网中则为胜。游戏规则十分类似于现代的足球,就连抢球、攻门、防守的方式都如出一辙。
既考验团队合作的战略谋划,也锻炼个人的应变能力,体力消耗也是巨大阻碍,没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是很难参与进这项活动的。
到了唐代,蹴鞠变成了民间最普及的多人竞技游戏,时人对蹴鞠的游戏环节也做出了极大改善。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写到:"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棋弈
棋逢对手,修养人生。与以上几种耗费体力的游戏不同,下棋对弈主要依靠的还是脑力。
"棋法如兵法,局谋为上",能在棋弈上有一定造诣的人,那么他的心智一定远超常人。下棋,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棋手在考虑落子位置之时,必须要纵观全局,思虑周密,就算最后败了,也须明白胜败得失的原因,谨记"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如此方能在思想品质和棋艺一道上获取双重提升。
棋弈之局,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它浓缩了战场的推演之法,也掺杂了兵家计谋的诡行之道。下棋的人在棋路运转间切不可计较一时得失,就像是两军交战,双方将领统率士卒,各自考虑的都是整个战局的胜败,永远不能因为个人的生死而心绪起伏影响部署。
有道是"观棋不语真君子",即便没有参与对弈,围观棋局的人也能从中领悟到一些技法精妙,所处的位置不同,观棋者和棋手看到棋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思考的方式和获得的感悟就会大相径庭。
由此可见,棋弈不仅能使棋手在棋局中找到乐趣,也能让观棋者从棋盘上体悟人生,完全是一项全民性的游戏活动。
二、竞技娱乐在古代盛行的主要原因俗话说"一把手掌握着绝对权力",这句话在中国君主集权制的封建时代简直就是至理名言。中华五千年的民族发展史亦可以称作是一部经济史、战争史,战争这把双刃剑,它既是生灵涂炭的罪魁祸首,也是民族融合的幕后推手。
因此,军事力量的储备无疑是古代帝王掌握国家权势的基础,除了必要的兵器、粮草等物质资源积累,军事人才的培养同样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战乱频繁的年代,更是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但是,军事力量的囤积必须要有备才能无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权者便将军事训练演化成日常游戏,从而在民间迅速推广。
反观上述的古代竞技游戏,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带有军事活动的影子。不管是体力上的射箭投壶、蹴鞠捶丸,还是脑力上的棋局对弈,都夹杂着战备训练的核心元素,前者旨在锻炼身体素质,后者意在磨炼计策谋略,无一例外都是战场征兵的必要条件。
这些军事训练延伸出的游戏,玩法规则简单易操作,参与成员也没有年龄性别限制。它们的普及,十分有利于国民健康度的提升,当国家有战争需要时,百姓随时可以参军出力。
三、竞技娱乐对古人的生活影响竞技游戏对于古人生活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增强了生活趣味性;其二是增强了身体素质;其三是提高了精神素养。
生活趣味性指的是,人在进行劳动创造之后,可以通过某些事物抒发内心苦闷,缓解身体疲劳,让身心都能在休闲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放松,精神也会感到快乐。在娱乐资源匮乏的古代,竞技游戏的出现简直就是劳动人民无聊生活的救星。
况且像蹴鞠、投壶这样的游戏,除了游戏用品有材质上的不同,原则上根本没有男女老幼的参与限制,是国民参与度极高的活动。空闲之余叫上三五好友结伴游戏,对古人来说,这也许就是生活的快乐源泉了。
而体能的增强和脑力的提升,则体现在每项竞技游戏的特性上。例如礼射考验观察力,蹴鞠考验耐力,投壶考验定力,捶丸考验精准力,下棋考验思维应变能力。人们可以通过竞技运动中获得强健的体魄,也能够在体育游戏里寻找取胜之道,磨砺心性,修养精神。
总结大江东去浪淘尽,随着历史人物一个个谢幕离场,很多东西都已经物是人非,但那些被遗留下的文化精华,仍然具有无穷魅力。在当下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古代竞技游戏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活在我们身边,蕴藏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运动精神,依旧是这个泱泱大国不灭的灵魂。
参考文献:
《艺文类聚》
《世语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