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三国杀游戏中,只有文鸳拥有自主转化两个阵营的能力,而两个阵营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这也是三国游戏里文鸯机制方面独一无二的地方。吴文鸯与魏文鸯,两人的战斗方式截然相反,可以用两人来形容。那么文鸯在历史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文鸯,三国时代的安徽亳州人,在公元255年,文钦文鸯父子二人与毋丘俭联手,发动了一场叛乱。
游戏毋丘俭形象
毌丘俭本来打算与邓艾联手造反,可是邓艾杀死了他的使节。带着邓艾自己的部下去乐嘉城见司马师,司马师也带着他的部下去了乐嘉城,情况对于他们来说很糟糕,那一年,文鸯只有十八岁,他向自己的父亲文钦提议,趁着敌军还没有站稳脚跟,偷袭敌军,这样就可以一举击败敌军了。
这就是所谓的先下手为强,他们父子二人各自领军,趁着黑夜,分别向两条不同的路线突袭司马师的军队。
这场战争就是乐嘉城之战,文鸯对大营突袭骚扰了一夜,没有等到文钦,文鸯就撤了。司马师对士兵说:“这些可恶如贼的士兵们已经离开了,你们可以去追击他们了”但他麾下的将领们却说:“文钦这父子两人身经百战,这一次也没有遇到什么阻拦与挫折,为何要逃跑呢?”司马师说:战争中,头一次敲响战鼓,气势高涨,第二次敲响战鼓,气势低落。文鸯叫嚣了一夜,却没有任何回应,他的士兵们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怎么可能不跑?
此时,文鸯竟然独自一人闯入了数千铁骑当中,一举斩杀百多人,随后突破重围,再次杀了回去,这样来回六七次,终于将后面追兵逼退,文鸯才得以脱身。
在《资治通鉴》中,文鸯曾经和司马师率领的魏军发生了三次正面冲突:
1、文鸯夜间带兵挑战,与魏军厮杀,司马师双眼刺痛,只得坐在被窝里啃棉被。
2、文鸯在逃跑的时候,带着十多名骑士,在司马师的军队中大开杀戒,来回冲杀几次,然后逃跑。
3、文鸯独自一人,再一次闯入魏军铁骑的包围圈,杀死百余人,前后六七次,将八千铁骑逼退,再也不能追击,这才得以脱身。
按照《资治通鉴》中的说法,文鸯从黑夜到白昼,连续三次在敌军中横冲直撞,每次都是势如破竹,对方根本无法伤害到他分毫,反而被他斩下了上百条人命,这样的战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三国之首。
《晋书》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和《资治通鉴》的第二条相同,第三条不同。《晋书》并没有记载文钦一人独闯数万铁骑,击毙百余人,前后冲击六七个回合,只记载了司马班带八千铁骑去追击敌人,大将乐林带着步兵团断后,数次突破文钦二人的阵型,最终击溃文鸯二人。
文鸯游戏形象
如果按照《晋书》上的说法,文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顶多也就是一个武将。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第三个问题了。这也是为什么,《晋书》或许会考虑到司马师的面子问题,一些事情很难被记录下来,而《资治通鉴》则没有这个顾虑,不过,先有《晋书》,后有《资治通鉴》,相比之下,《晋书》的记录更加贴近那个时代,因此,文鸯是否勇敢,颇受质疑。
按照《资治通鉴》来说,这文鸯乃是三国历史中的武力最强的一位武将,而按照《晋书》来说,这文鸯虽然也算是一位名将,但是却没有那么突出。
第二次淮南造反不成,文鸯与文钦一同归顺东吴。一年后淮南第三次造反,诸葛诞举兵,文鸯因为冲突杀掉诸葛诞后投靠又魏国,后来,文鸯就一直在魏国军队里面,司马炎替魏建晋,文鸯也加入了晋国,这也就是为何游戏里文鸯是位双势力武将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