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网的快乐,都是大学生给的。
要不是互联网,她姐真的很难想象现在的大学生有多少种受伤方式。
有喝个奶茶被呛到喉管的,有伸懒腰脖子抽筋的,有炸香肠给自己炸到二级烫伤的,还有刷视频给自己笑裂了的。
是的,物理性质的“我裂开了”。
当代大学生,骨头是易碎的,皮肉是易损的,身体是脆皮的,但命是难杀的。
说真的,别研究毕业生就业率了,先研究一下在校生的存活率吧。
脆弱的人先享受病假
当你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一段“少不更事只觉花花世界纸醉金迷人眼......”的bgm时,你就该知道,脆皮大学生们的故事又来了。
这届脆皮大学生的“掉血”故事,主打一个千奇百怪,出其不意。
女大学生在早八的体育课上打八段锦,打着打着开始抽筋,等到晚上突然发现双腿难以动弹。
她坐上轮椅,被要求休息六周,还得“永久性避免剧烈运动”。
图源:网络
刚步入大一的男大学生,军训踢正步都能把脚踢骨折,旁边八千多的点赞,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边笑边敲电子木鱼。
在宿舍转个身,腰折了动不了,120连夜出动,把人从宿舍抬走。
图源:网络
以上这些,尚属于意外伤害范畴,虽然概率小,但毕竟磕磕碰碰,伤个筋动个骨也并非全无道理。
但下面这些掉血方式,就实在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
用肚子收伞,可能会导致黄体破裂,腹部内出血。
有人晚自习和朋友聊天,笑得太开心而乐极生悲——肺笑炸了。
图源:网络
有乐极生悲的,也有悲伤过度的。
因为一份猪脚饭没送到,大学生情绪受到刺激,三个小时后被送进医院。
图源:网络
有网友总结了大学生们的各种受伤方式,其曲折离奇程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吃螃蟹被扎的,换裤子抽筋的,打哈欠脱臼的,打喷嚏骨折的、蹲厕所把膝盖扭了的......
说真的,如果把这些过程写成素材,那么《死神来了》应该可以拍到一百集,James Wong都恨自己当年怎么没来中国大学校园找灵感。
网传郑州一家医院急诊科一个月接收了一千七百多名脆皮大学生,只能说救不完真的救不完。
脆皮大学生之脆弱,还常常体现在一刀刀一串,一挂挂全寝。
a挤痘痘挤到小动脉喷血,血喷到了室友b身上。b晕血当场晕倒,室友c从上铺下来帮忙结果摔倒了,腰戳到了拖把上——
很难想象辅导员接到电话时的心情,如果脆皮大学生有对联,那大概就是铁皮辅导员。
这不,铁皮辅导员果真出来现身说法。
说出来的案例千奇百怪,只想让人夸一句高手在民间。
文能劝活寻死的恋爱脑,武能解救传销组织的迷途人,急诊室和审讯室都有他们的传说,一个电话他们就能从垂死梦中惊坐起,承担起工作重任。
大学生保温杯里泡枸杞,辅导员急诊室里睡长椅,他们的工作范围,实在是囊括全宇宙。
而面对这些艰难险阻,脆皮大学生们眼里还是只有清澈的愚蠢。
毕竟因为刀削面进医院的评论区里,还有质朴大学生在线发问:“哪家刀削面啊这么好吃。”
你小子......真的只进油盐啊。
更有用实际行动演绎饭的重要性的:一个脚滑从五楼滚到四楼,浑身上下遍体鳞伤,但手是真文档,饭一点没撒。
“还好还好。”
都说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但在脆皮大学生这儿,只能是脆弱的人先享受病假。
没有人情,全是事故
但话说回来,她姐在围观完脆皮大学生的日常之后突然惊觉:这两年,大学生们的“笑料”也太多了吧。
这群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比起穿上西装变身大人模样,似乎更热衷于把自己活成段子。
和如今的“脆皮大学生”正好相反,在五一期间,大学生的“特种兵旅游”可是让全国人民都由衷赞叹“年轻真好”。
和过去讲究惬意深度的旅游不同,特种兵旅行主打一个日行万步,浓缩就是精华。
一个周末玩转一个城市,五一三天打卡五岳,33个小时速游北京,四十八小时不睡觉往返一千三百公里......
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被压缩到极致,攻略时间表恨不得精确到每一分钟。
一场旅行结束,他们晒出自己十八个小时硬座、麦当劳住宿、一天一座山的旅行经历,豪情壮志地喊出一句:“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
放假时活力四射到处旅游,回了家也要释放精力。
五月底,帮遛狗的大学生又成了铲屎官界的香饽饽。
起因是一位大学生发帖说可以帮忙遛狗,结果忙碌的养狗人就和大学生达成了双向奔赴。大学生心甘情愿押上了身份证学生证,铲屎官快乐地释放了自家狗狗。
一个大学生帮遛狗成功了,迅速达成了人传人现象。
毕竟爱狗又没地方养的大学生们,可太需要一次光明正大rua小狗的机会了。
被大学生遛完的狗,也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毕竟是旅行特种兵,区区小狗不在话下。
图源:抖音@肥柴小八
肉体上精力无限,精神上也似乎“不堪重负”。“大学生了哪有不疯的”已经成了这代人的至理名言,前言不搭后语的发疯句式更是深受他们喜爱。
周一早八,发疯;上课做pre,发疯;碰上小组作业,发疯;被偷外卖,发疯......
发疯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方式,每天不重样的表情包和一天能发八百条的朋友圈,通通都是发疯日常。
但无论网上多么疯,现实里他们还是“精神稳定”,或者说,是保持了较好的“两面性”。
无论内心多么骂骂咧咧,表面上还是极高素质。
食堂里人挤人,可能一边在聊天框里跟同学怒骂:“人怎么这么多赶着投胎吗?”,一边对着每一个路过的人说“不好意思请让一下。”
返回学校的列车上,大学生车厢往往也是死一般的寂静。行李箱排排摆好,一车人鸦雀无声,但手机屏幕不停跳动的聊天软件,一定是热火朝天鸡飞狗跳。
而等到第一批发疯大学生步入职场,好笑的段子就更多了。
短视频里过去流行的那些00后整顿职场的故事,现在早已过时。
月薪三千八,每天笑哈哈的年轻人从来不敢整顿职场,只是有时候真的不懂人情世故。
老板说下午高管开会请定下午茶,实习生快乐地给董事会订了一人一杯奶茶。
董事长一边嚼珍珠一边讲PPT,这画面应该能列入公司简史。
图源:抖音@章鱼不吃鱼
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觉自己在cos大人。
明明还是爱看动漫爱喝奶茶每天熬夜看小说,但怎么突然就要装作大人出门打工,还要摆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
图源:网络
或许也是感觉自己cos功力尚不成熟,所以现在各种“心眼子练习”视频下,年轻人勤勤恳恳,恨不得熟读背诵刻进自己的DNA。
“以前的我嗤之以鼻,现在的我逐字分析。”
各种各样的花式段子下,大学生“清澈而愚蠢”的形象深入人心。
有人上香,有人进山,有人在gap year之间选择了gap day,还有人在特种兵和脆皮之间来回无缝切换。
不懂人情,全是事故。他们一边战战兢兢地努力cos大人假装情绪稳定,一边在互联网上四处发疯哀嚎:
“交给我!请放心,我一定会搞砸!”
虽脆弱,但“难杀”
好笑归好笑,但她姐却忽然想泼盆冷水。
因为仔细品品,这些幽默段子里全是泪。
脆皮大学生的出现,是因为从小学到高中都困在应试教育里,在最青春洋溢的年纪,却必须在课桌前刷题、熬夜。
甚至没办法慢慢吃完一顿饭——
大学生把特种兵旅游当成出行常态,是因为想看世界的愿望憋了太久,而没钱没闲的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报复性出游。
互联网上重拳出击,现实世界“唯唯诺诺”,也是因为找工作太难,各种赛道都卷得没法看。
留给他们发泄和调节的空间已经不多了,最后,就只能用社交平台上的发疯来对抗生活琐碎。
在过去,我们对年轻人总有一套标准画像。
要考研考公,要创业月入过万,要学业优异,要职场表现出色......似乎只有这些才是年轻人活力的体现,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算没有白活。
但如今,在那些有笑有泪的段子里。在那些层出不穷的大学生标签里,我们忽然发现:年轻人的创造力变成了一种解构,变成了一种向内的自娱自乐,自我开解。
考公考研精神焦虑,没关系,就发疯吧,年轻人哪有不疯的,发疯不能解决问题,但能解决情绪;
脆皮大学生动辄受伤,没关系,不能耽误吃喝玩乐上早八,腿折了又怎么样,反正还活着,虽脆皮但难杀;
初入职场很不适应,没关系,假装自己在玩一场打工游戏,每天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打气:今天也是cos成功的一天哦。
图源:网络
她姐还记得,上一次如此明确而标签性的年轻人画像,还是杀马特。
只不过,彼时顶着黄毛的年轻人,是时代裂缝中的流浪者。
那时的他们身处时代快速发展的高速电梯上,父母辈远走他乡谋求生计,杀马特少年在小城镇中随波逐流集结成军,成为了快进时代所鄙夷的落后者。
而如今,脆皮大学生们的“脆弱清澈”,却成了时代里带着泪的勋章。
这一次终于没人指责他们不努力了,因为留给他们生病的时间都不多了。
写出了《活着》的余华老师,被问到现在年轻人普遍迷信,常常去上香时,他认认真真地说:“我觉得也是一种上进吧。”
“就想自己的命运里边,是不是还有一种美好的东西在前面等着我,证明他还有上进心。”
图源:网络
一个时代的增速变缓,一艘巨轮的风向不明,这样的时刻,大学生们正在学着“允许一切发生”。
好吧,脆皮大学生们,何尝不是一种最强大的乐观主义呢。
他们极其自然地接受了那些生活中的苦与难,又用了一百种方式来与这些痛苦和解。说到底,就像那些受伤过后还第一时间关心饭的年轻人说的一样:
还好,饭没撒。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