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墓三种说法,哪种靠谱?郭沫若否认一处,不合常理却符合伦理_电竞网

刘备墓三种说法,哪种靠谱?郭沫若否认一处,不合常理却符合伦理

来源:电竞网 2024-03-06 12:02:04 电竞资讯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乱世枭雄,生前活在尔虞我诈中,死后仍将后世“玩弄”于股掌之间,对于他们的墓葬,至今都是一个谜。

曹操身背“七十二疑冢”,民间传言,说曹操死前有交代,为了防止盗墓,提出要72具棺材同时从邺城出殡,抬向不同方向,以迷惑盗墓贼。

《三国演义》就受此影响,小说中就写道:“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

但曹操是否真的会“七十二”变,目前也无法证明,只有《三国志》的记载,只说他葬于高陵,但具体位置却没有点明。

2009年,河南安阳疑似发现了曹操墓葬,一时间吸引了全国人的眼球。实际上只是出土了后赵建武十一年鲁潜的墓志,在上面有记载说鲁潜墓在曹操墓的西北角,于是,就有人认为曹操墓在安阳。

但时至今日,也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曹操的陵墓在哪里?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曹操墓葬一定很简朴,因为他主张薄葬,所以连个标志也没有。

孙权墓在哪里?现今考古学家也无法作出准确判断,说法也有两种:

一种说在梅花山,具体点就是在明孝陵正前方的梅花山下,因为南京风水好,是帝王都,有王气,因此选择此地;

另一说在大金门,就是在进入明孝陵神道的大金门处,如今的卫岗附近。因为在1929年卫岗挖出了大量的古砖,这些古砖侧面印着太阳和日光四射的图案,侧面还有云纹。

据当时民国的考古专家认定,说这些古砖烧制于三国时代吴国的赤乌年间,而赤乌正是孙权的年号。

但目前主流观点还是认为,孙权墓在梅花山,主要因为那里是龙脉之地。

那么刘备呢?我们就来重点讨论一下。

刘备墓葬的三种说法

公元223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享年63岁。

在他死后葬于何处,陈寿在《三国志》中有明确记载,说他死后葬于惠陵,而惠陵就是现在位于成都的武侯祠。

但是对于这一观点,郭沫若并不认同。1961年,他在奉节考察时,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符合常理。

刘备死时正值农历四月,在四川这个时间已是相当热了,气温已升高。当时也没有飞机,从白帝城(今奉节)到成都全是逆流而上的水路和崎岖的山路,单程至少也要30多天的时间。

如果真这么走30多天,那么尸体在闷热的气温条件下如何保存,这是一个大问题,诸葛亮不可能拉着发臭的刘备尸体长途跋涉30多天,所以,葬于成都,这是不符合常理的。

那么,也就是说,成都的惠陵武侯祠并不是真正的刘备墓,而只是一个衣冠冢。

除了上述说法,还有第二种说法。

有人认为刘备墓在四川彭山牧马乡的莲花坝,此处也在成都附近,那又有什么理由呢?

从历史遗迹来看,莲花村有一个神秘的大山丘,这座山丘的风水极好,朝向东南,正对府河、黄龙溪、占地也有一百多亩,风水师称之为“九龙回头望”。

如此的风水宝地,除了这一处,另一处就是北京的十三陵,而这种吉祥之地只有古代帝王才能享用。

而且当地对于墓葬一定要提供了确切的数据,说皇墓垂直高度约21米,封土周长为100多米。

针对这种情况,1995年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测局也经过了红外检测。也显示墓葬顶部位于封土顶部下方50米处,堆土下方的建筑面积约为900多平米,数据显示极有可能是巨大的古墓。

如今的墓葬上,杂草丛生,墓砖四处散落,墓顶也有几处六七米的盗洞,从盗洞来看,墓葬由一层三合土加一层黄泥土夯筑而成,其中还混有石灰的成分。

但是这一观点也有反对的声音,因为此处墓葬很容易被发现。盗墓贼频频光顾,但至今也没有发现一件与刘备有关的实物,而且按当时的施工条件,要修建这样的一座坟墓所花费的时间至少要十万民工苦干一个月。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修墓花费时间过长,刘备也等不及,除非提前就修好了墓葬,但也没有资料显示,更何况,莲花坝和成都相距也没多远,说成都远,那莲花坝也不近啊。所以,刘备墓葬在莲花坝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可能葬于成都或莲花坝,那么有可能就近安葬吗?

第三种说法就是说刘备原地葬在了奉节,当然这种说法也有理由。

20世纪60年代奉节县修建办公楼时,曾挖出一个大洞。后来在修建出城公路时,也挖出一处一米宽的土槽,当时文物界认为这是刘备墓的墓道。

1982年,经安徽物理探测所检测,发现夔州宾馆地下有18米深的空洞,并伴有金属反应,推测可能是金属类的随葬品或者是铁墓碑。

但是对于这处地域,历史史料并没有任何记载,也没有其他相关的佐证此处或许就是刘备墓,也是纯属猜测。

三种说法,哪种合理?

上述三种说法,哪种最为合理,其实最主要看两点:

其一,有相关史籍记载,可以佐证;

其二,墓葬地符合古代帝王的伦理习惯。

以这两点为标准,我们发现其实还是成都武侯祠最具说服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刘备之死不是小事,必然要载入史册的,而且对于刘备的葬礼也不可以潦草,必然是庄重严肃,关乎朝廷威信,所以肯定要昭告天下。

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很客观,“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陈寿写《三国志》时是西晋,但他生于蜀汉后期的蜀汉之地,对蜀汉历史也十分熟悉,必然记载更客观,也更接近史实。

而且在《三国志》中,他同样记述了吴皇后,“延熙八年(公元245年),后薨,合葬惠陵。”,这与刘备记载也是呼应的。

其次,按照古代礼制,皇帝的陵墓基本都位于京城附近,即便君主卒于外地,其遗体也是要运回京城附近的陵墓安葬的。

刘备自称汉皇室后裔,自然也要秉承汉制礼仪,所以,将遗体运回成都,安葬于惠陵,这种做法虽然不合常理,但却是符合伦理习惯的。

如果齐备葬于外地,不仅违背了帝王葬制,而且与汉朝“以孝治天下”的传统不符,刘婵和诸葛亮都不可能这么做。

至于尸体腐败问题,古人自有方法。我们现代搞不懂的,不等于说古代人做不到。从西周到秦汉,古人早就在探索这个问题了。

历史地理学专著《水经注·沔水》有载,说西晋太康年间。有盗墓贼挖出东汉末年荆州太守刘表夫妇的墓穴,发现刘表夫妻尸体保存十分完好,不仅没有变色,其相貌也和生前并不多。

可见,早在汉代,尸体保存技术主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此,个人认为,刘备墓葬最有可能就是武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