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大吴疆土者,盛必击而破之!”这句台词,我想喜欢三国杀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而且,大概率会汗如浆下,甚至小路开溜。无他,只因这句台词的所有者——界徐盛,实在是一个令大多数玩家头痛的角色。那么,徐盛在历史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他是否也和游戏里一样让人胆寒呢?
徐盛(生卒年不祥),字文乡,琅邪郡莒县人,算起来和诸葛亮、王朗都是同乡,也和他们一样,在汉末天下大乱之时从山东逃到了江淮之间。孙权继位后,徐盛被派去率五百士卒守柴桑;而他要面对的,则是孙氏的血仇——黄祖。
在柴桑前线,徐盛第一次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勇气:尽管手里只有五百人,但是徐盛从来都不知道死字怎么写。有一次,黄祖的儿子带着几千人偷袭徐盛,此时徐盛身边不到二百人,但是他却带着这点兵力对黄祖军展开了反冲锋,一顿猛砍,反而让敌人损失了上千人。从此以后,黄祖再也不敢让人打徐盛的秋风了。
黄祖被孙权斩杀后,徐盛也从柴桑换到了另一个地方——芜湖。作为长江沿线著名的抽象城市(不才也是我的家乡),徐盛的命运将和它紧紧绑定,并在此迎来他生命的一次又一次高峰时刻。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打响,这场战争决定了此后七十年中国的走向,却和徐盛没什么关系,因为这个时候他正在芜湖令的任上打山贼。也许此时的徐盛会很郁闷,因为此前孙权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比如进攻黄祖、还有赤壁之战,都没有让他掺和。但是十年后徐盛就会感谢这一段时间的蛰伏,在他的主场,他会带来一次惊艳所有人的演出。
因为,在徐盛的辖区里,有一个地方,名字叫濡须口。
濡须口(今作裕溪口),系沟通巢湖和长江的濡须水(今裕溪河)入江之口。三国时期,合肥及附近的巢湖长期被魏国掌握。因此从巢湖沿水路将大批军队和辎重运送到长江前线就成了曹军的重要进攻路线,而孙权也迫切地需要夺取合肥以防止自己的首都建康时刻受到威胁(裕溪口距离南京的距离不过几十公里,水军一天就能到达)。
所以,曹孙之间的战事,几乎一直围绕着合肥-濡须口之一连线展开。孙权方面,既有十万人被八百人在合肥揍得面目全非的囧事,也有数次濡须之战的大获全胜。而在濡须之战中,徐盛正是那最耀眼的星。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率军进攻濡须口,徐盛领水师迎击。这一天的风没有像当年赤壁之战一样眷顾吴军,径直把徐盛等人的大船吹到了江北岸。我们知道,孙权这边强在水战,而陆战恐怕就不是曹军的对手了。对于这一点,和徐盛一起出击的东吴其他将领也是这么想的。对他们来说,没有把船逆风摇回南岸就已经是勇敢了;而对徐盛来说,这却不啻是一次天赐良机。
从柴桑到濡须口,徐盛已经等了十几年。这十几年里,他从县长到县令再到中郎将,总共只升了三级,大仗几乎就没他的事情。对于这次机会,徐盛只有紧紧抓住才行:他带着手下的部队直接涉水上岸,对着曹军就是砍。岸上的曹军都蒙了,没有见过被风吹到北岸还敢上岸陆战的吴军,被徐盛砍得连连撤退。徐盛在江北左突右冲,直到风向改变才鸣金收兵,大获全胜,受到了孙权的嘉奖。
此战以后,徐盛被晋升为建武将军、庐江太守,还参加了夷陵之战。在西线,徐盛的表现就比较乏善可陈了;他真正的舞台,似乎只属于芜湖。
夷陵战后不久,曹丕对孙吴发动进攻,战场仍在濡须一线。徐盛千里回防,和魏将曹休对峙。本来,徐盛带兵渡江时又遭遇大风(他好像老是和风过不去),翻了不少船,相比曹休处于劣势;结果当曹休想要借机偷袭徐盛的时候,还是被徐盛打得抱头鼠窜,只能引军撤退。
此战之后,孙权似乎也意识到了芜湖是徐盛的福地,便把徐盛封为芜湖侯。而把芜湖变成自己封地的徐盛好像也学会了一些比较抽象的操作,比如,疑兵计。
一年之后,曹丕御驾亲征,兵锋仍指向金陵。对于这次进攻,孙吴上下显然有些招架不住。而已是安东将军的徐盛这次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不服就干,而是让人在建邺周围一夜之间移植了无数灌木芦苇。江上再派出数百艘大船巡弋,给人一种建邺严阵以待防备充足的错觉。当看到这一幕时,曹丕也不得不感叹:“我大魏虽然有铁骑数万,可又怎么能奈何得了这滔滔长江啊!撤吧!”
此战后不久,徐盛也走完了他的一生。纵观徐盛这一生,前面一大半都是勇字当头,没办法,不勇他也出不了头;而当他终于位列朝堂上时,他却也能想出类似于“空城计”之类的计策,不得不让人感叹他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
而在政治立场上,徐盛在孙吴算是地道的鹰派,对曹魏和蜀汉都不放在眼里的那种铁杆鹰派。当孙权取得濡须之战的胜利却向曹操称臣,甚至率领群臣出城迎接曹操的使节时。徐盛就曾当场大发雷霆:“我们不能为主公拼死出战,攻取许昌、洛阳、巴蜀,反倒委屈主公要和曹操结盟,真丢人啊!”
在《三国志》中,徐盛与程普等人合传,被人称为江表十二虎臣。客观地说,从战功和历史贡献来看,他也确实只能名列其中,和周瑜、陆逊等人不能同日而语,跟“五子良将”、“五虎上将”也并非同一量级。然而,在游戏中,他却通过过于超模和阴间的强度从而出圈,成为新一代三国著名人物,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