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罗马帝国商人的来访,引发了三国时代的海上远征_电竞网

一个罗马帝国商人的来访,引发了三国时代的海上远征

来源:电竞网 2023-03-08 12:45:11 电竞资讯

本文是长期连载的一部分,请关注我并私信回复: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经整理好。

之前我们介绍了孙权为了加强帝王的权威,营造出威服四夷的景象,在黄龙二年(230年)派卫温、诸葛直统率万人规模的庞大舰队出海寻找夷洲和亶洲。

其中夷洲基本可以确认就是今天我国台湾岛,基本形成了共识,那么亶洲是哪里呢?历来都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这里我们就来尝试做个分析。

按照三国志记载,孙权其实对亶洲也不是很了解。他的信息来源也是道听途说,认为亶洲是当年秦始皇派徐福(别名徐巿)出海寻找的蓬莱仙山之所在

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三国志孙权传)

不过按照史记的描述,徐福所去的是蓬莱、方丈、瀛洲这三个地方,根本没有提到亶洲,也就是说,直到西汉时期,尚无亶洲这种说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其实亶洲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就是在三国志里,但这不是陈寿的发明,因为后汉书中也提到了亶洲。

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又有夷洲及澶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后汉书东夷传)

由于后汉书成书时间晚于三国志,因此并不是亶洲一词最初的来源。不过后汉书记录的毕竟是东汉时期的历史,要早于三国,所以可以推断在东汉时期就有了亶洲的说法,并将其等同于当初徐福所寻找的蓬莱、方丈和瀛洲。

徐福究竟去了哪里,早已无人知晓。但首先可以断定他的目的地不是史记封禅书中说的渤海,这只是一种传说,因为渤海第一大岛觉华岛是非常小的,而且岛上多山,再加上距离大陆非常近,徐福在那里是藏不住的,很快就会被抓回来。

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史记封禅书)

除此以外,最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徐福去了日本,甚至很多日本学者也对此深信不疑。

但我觉得这种这种说法有些问题,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徐福所到之处是一片大平原。

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从中国大陆出发走海路前往日本的话,最先到达的基本就是日本最西端的九州岛,而日本三个比较大的平原关东平原、浓尾平原和近畿平原都位于本州岛,没有一个在九州。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孙权想要寻找的亶洲和徐福当年去的是日本的话,那么风向上是说不通的。

关于东吴舰队出发的具体时间史书没有具体记载,只知道是黄龙二年正月以后。但根据全琮传的说法,卫温等人出海时间超过一年。

军行经岁,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权深悔之。(三国志全琮传)

其实黄龙二年年底,卫温和诸葛直就回来了,这样看来,他们出发的时间必然是刚过新年不久,否则就不会用“经年”这个说法。

在冬季东海上盛行西北风,这个时候从江东出海前往东面的日本是很不理智的事,南下前往夷洲才是最正确的。夷洲和日本完全是南辕北辙的,做出这种航行计划基本不可能。因此可以认为亶洲并不是日本。

另一种说法是亶洲就是海南岛,理由是在三国志全琮传和陆逊传中都没有提到孙权想找亶洲,而是将亶洲换成了珠崖,因此认为珠崖和亶洲就是一个地方,只不过孙权换了种说法。

初,权将围珠崖及夷州。(三国志全琮传)
权欲遣偏师取夷州及朱崖,皆以谘逊。(三国志陆逊传)

这种说法应该是说不通的,因为珠崖这个地理名词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汉武帝破南越之后,于武帝元封元年 (前110年)在徐闻(今广东雷州半岛)以南的海南岛上设置澹耳郡和珠崖郡。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珠厓郡。(汉书地理)


也就是说,海南岛有其约定俗成的地理名称,三百年间并没有人将其和亶洲混为一谈,孙权提出亶洲,应该是他改主意了,而不是认为亶洲就是珠崖。

至于亶和儋读音相近因此才被混淆的说法则太过牵强,这里不予讨论。

而亶洲的另一种写“澶洲”,因为和繁体字的“濟”有些像,于是有了和韩国济州岛等同这一说法,同样没什么说服力。

既然亶洲既不是我国海南,又不在日本和韩国,那它究竟在哪里呢?我认为亶洲真正的位置是菲律宾吕宋岛。

吕宋岛在台湾岛南方,先去夷洲,再去吕宋是符合风向的。而且吕宋岛土地肥沃,平原众多,又有大湖,非常吻合徐福所到之处“平原广泽”的描绘。

不过徐福的去向是个谜,孙权又是怎么知道吕宋这个地方的呢?

原来在好几年前,一个特殊的客人给孙权带来了他在海外的见闻,引发了孙权巨大的兴趣。

据史料记载,黄武五年(公元226年)有一个名叫秦论的大秦国(罗马)商人从海路抵达交州的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地区)。交趾太守吴邈命人将其送到东吴都城武昌。

其实大秦人来到中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汉朝丝绸之路被打通后两国就有了往来,但是由于汉末凉州大乱,丝绸之路就没那么畅通了,因此大秦人来中国只能换一条路走,于是秦论就这样走海路到了交州。

孙权见到秦论后,对他描绘的大秦国以及南海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他应该就是通过这次交谈了解到了吕宋的存在,并认为那里就是传说中的亶洲。

后来诸葛恪讨伐山越时,俘获了很多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的山越人,秦论见了以后说大秦国极少见到这样的人,于是孙权就送给他男女各十人。

诸葛恪平定山越是嘉禾六年(237年)的事情了,这说明秦论在东吴呆了足足十一年之久,堪比后世的马可波罗。只是不知道他回国后有没有将自己的东方见闻记录下来。

孙权得到这条信息后就有了想法,认为找到了亶洲的方向,他力排众议发起对夷洲和亶洲的远征,无论谁劝也不听。掳掠土著居民是一方面,我想应该也有寻找仙山灵药,追求长生不老的想法。没有秦皇汉武的命,却做着同样的梦,历来独裁君王大体都是一个德行。

只可惜亶洲最后也没有找到,而在夷洲也是得不偿失。

这次仅仅为了孙权个人欲望发起的海上远征,最终还是灰头土脸地结束了。


本文是长期连载的一部分,请关注我并私信回复: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经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