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为了更好的了解各地工作,曾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出京考察,当时陪同他老人家的,主要有张治中等同志。
当年的9月份,毛主席等人到达了安徽,在安徽考察的过程中,毛主席和张治中等人闲聊时,曾提到一观点,那就是建议我党的高级军官,不可不读《三国志》中的一篇文章。
那么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毛主席又为何会建议我党的高级军官不可不读呢?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吕蒙传》,该篇文章主要讲的也就是吕蒙的一些事迹。
据《三国志》等书记载,吕蒙是汝南富陂人,而三国时的汝南富陂,就在现代的安徽境内(所以毛主席才特意提到他),他因为家境贫困,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就在十五六岁的时候,独自跑去姐夫邓当的麾下投军。
因为他年龄较小,所以邓当的手下就有点瞧不上他。其中有一个人可能说话有点不好听,吕蒙因为家境贫穷,小时候没有读过什么书,再加上他正处于叛逆期,所以一冲动,就把那个人给办了,事后他本应受处罚,但是后来有人给他说情,他不光没受处罚,反而进入了孙策的视野。
邓当去世之后,孙策就让吕蒙接过了他姐夫的担子,孙策看人看得很准,吕蒙虽然是白丁出身,但是本人却很有悟性,他姐夫当年的官职,不过是个没有正式编制的“城管小队长”(别部司马)。
等到孙策去世,孙权上台以后,东吴曾经搞过一段时间的“精兵强政”,本来以吕蒙这个不在编的身份,他是极有可能被裁员或者降职的,但是在他的努力之下,孙权不光没对他进行降职减薪,反而增加了他的统兵权限。
公元200年,吕蒙还属于编外的城管,但是等到四年以后,他已经成了孙权的平北都尉,这个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它确是孙权进行“精兵强政”之后新设立的职位,明白人自然能看出,此时的吕蒙已经“简在帝心”。
后来吕蒙的官职越做越高,孙权对他也越来越看重,等到吕蒙去世时,他在孙权心中的地位,已经可以和周瑜、鲁肃相提并论,后人对他的在东吴的位置,评价为“入为(孙权)腹心,出为(孙权)股肱”,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东吴夺荆州杀关羽的计划,就是吕蒙打的基础。
吕蒙虽然在东吴表现的可圈可点,但是也不是完美无瑕,首先他的学识问题就曾让孙权比较操心,当时孙权建议他多学习,但是吕蒙却以军务繁杂为由,找借口推脱。(这说明当时的吕蒙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吴了,而是一个自以为功勋卓著的老将了,开始有点傲娇了。)
孙权对于这个思想觉悟跟不上官衔的老将,并没有采用安抚的手段,而是直接撂了脸,然后很严厉的说,我让你学习,只是让你粗略的了解下想关知识,而不是让你去钻研什么深奥的学问,你说你军务忙没时间,我是你领导,我不如你忙,我为什么有时间去看书学习!
吕蒙一看领导翻脸,立刻端正态度开始学习,一段时间以后,鲁肃找他聊天,然后发现吕蒙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于是就有了“吴下阿蒙”这成语。
这个成语从表面来看,似乎就是在劝人学习,不过作为成年人,大家应该还能从别的角度看出更多的东西。
毛主席当年在聊这件事的时候,曾说:“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所以毛主席建议他们多去看看《三国志》中的《吕蒙传》。
有些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认为,这是不是毛主席特别重视文化知识,所以借此来劝喻我党的高级军官要多读书,多学习文化。
这种观点不算有错,但了解毛主席的人都知道,毛主席不光重视文化理论,其实还很重视实践。
1959年的年底,毛主席在读前苏联的教科书《政治经济学》时。曾再次谈到了吕蒙的问题,当时毛主席说,曹操大军压境时,东吴那边读书很多的张昭准备求和,而吕蒙这个大老粗则主战,当时除了吕蒙主战之外,鲁肃这个读书人也主战,因此
“光从读书不读书,有没有文化来判断问题,是不行的。”
从毛主席的这次发言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看待问题,从来都不是以偏概全,而是会非常全面深入的去看待问题。,因此我们在理解毛主席的讲话内容时,也不能片面的去理解毛主席的意思。
毛主席当年为什么要离开北京,亲自去各地考察呢?
毛主席当年建议大家看《吕蒙传》,只是为了鼓励我党的高级军官要去学习文化知识吗?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拿着毛主席的只言片语,就去自以为是的进行解读,大家的初心虽然都是好的,都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记住我们的伟大领袖,但是这里面有多少人真正的理解毛主席他老人家呢?
我们在介绍毛主席当年的言论时,有没有深入的去了解毛主席说这些话的时代背景,有没有全面的去了解毛主席说这些话的真实意义?
“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是说书本上的知识存在问题,而是说你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书本上的知识统治你,而是要把书当做工具,你要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如果你只愿意吃别人替你咀嚼好的食物,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婴儿”。
其实不光是理解毛主席的讲话,需要深入全面的去理解。其实读任何一本历史书,了解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要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然后结合不同的文献去相互对照,如果只是看了一个人写的一篇文字,就开始给历史或历史人物定性,那么你可能一直都跳不出原有的认知圈子。
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