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8月20日这一天,中国游戏行业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流浪地球》”。
历经7年开发,由游戏科学开发的中国第一部3A级游戏《黑神话:悟空》在今日迎来全球上线。正式上线后该游戏迅速登上Steam、WeGame等多平台销量榜首,游戏名词条空降微博热搜榜首,引发全网玩家狂欢。
根据SteamDB数据,《黑神话:悟空》仅上线一小时Steam在线人数便已突破百万。截至发稿前,该游戏Steam同时在线玩家数已突破180万,进入Steam同时在线玩家数量历史前五名,并成为同时在线玩家最多的付费买断制单机游戏。
销量方面,根据官方公布定价,该游戏共分为售价268元的数字标准版、328元的数字豪华版、820元的实体豪华版和1998元的实体收藏版四种版本。
在预售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黑神话:悟空》销量突破120万份。销售额近4亿元人民币,曾多次在美国、新加坡、泰国、加拿大、巴西、意大利等12个地区的Steam热销榜单霸榜,两种实体版本更是在6月开启预售不久便早早售罄。
在作品品质方面《黑神话:悟空》也获得了符合甚至超出预期的表现。在上线前该游戏在专业游戏评分网站Metacritic上获得了全球57家媒体给出的82均分评价。权威游戏评分机构IGN中国则给出了满分评分,称该游戏为中国游戏行业的里程碑,是真正意义上放在全球市场也极具竞争力的国产游戏。
而在《黑神话:悟空》如火如荼横扫社交平台、折服全球游戏玩家之时,今天也成了令整个影视行业“汗颜”的一天。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普通网友表示该作的电影级画面和专业运镜让自己误以为《黑神话:悟空》是一部新电影。在暑期档电影大制作相继扑街的“万马齐喑”之际,这部游戏却已经悄然行至影视行业前面。
国产3A大作已然横空出世,影视行业现在还来得及蹭热度吗?
成功的游戏与失败的影改
游改影在行业中并不罕见,但成功率却并不算高。
目前更多游改影项目都选择了电影这种媒介。不过放眼整个世界影史,能够叫好又叫座的游改影屈指可数。
在全球游改影票房前十名榜单上,有一半作品都来自至少五年之前。在新任冠军《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横空出世之前,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都被2016年上映的《魔兽》牢牢霸占。
而在中国市场,由于受众基本盘不足等原因影响,游改影处于更尴尬的地位。目前全球游改影票房冠军《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在国内仅收1.71亿元,仅有《魔兽》《生化危机:终章》这类在国内市场受众相对较广的项目有不错表现。
口碑关也是游改影最难过的一关,在最卖座的十部影片里,豆瓣评分过7分的甚至不到一半。而在这背后,还有更多项目都埋葬在茫茫影史,以翻车为终局。
这类项目容易翻车的背后逻辑并不难理解。
纵览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游改影,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一是选择忠于原著复刻游戏故事脉络。如《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波斯王子》《刺客信条》《生化危机》等,这种开发方式相对更加保守,更容易在满足原作玩家的基础上吸纳新观众,却也可能因为缺乏新意变成鸡肋;
另一类则是汲取游戏人物、故事设定进行原创,如《大侦探皮卡丘》《愤怒的小鸟》等。这种开发模式更加考验电影主创对原作内核的理解,风险与收益相伴,稍有不慎,等待项目的就是满盘皆输。
由于游戏与电影的传播方式有天然差异。电子游戏通常利用多种手段赋予玩家参与感,画面、配乐、交互乃至体感都是增进玩家沉浸体验的手段。相比之下影视媒介的手段更加单一,所以如果用简单的商业片逻辑操作游改影项目,很容易造成影片与玩家群体的背离。相反的,如果完全采用游戏操作视角去改编电影,那也会削弱很多有娱乐性需求的普通观众的爽感。
一个是玩家作为故事参与者深入其中,另一个是观众作为旁观者俯瞰全局。因此在影改过程中,通过电影创作来找到二者内容、体验上的平衡,是游改影项目的核心难点。
与此同时,由于电子游戏通常有较长的故事流程,在改编成电影时必须面临着二次创作或是大幅剪切。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群体的需求被忽略,都可能造成影片口碑、票房的失利。
剧集化或许能够成为游戏改编一个折中的选项。
去年年初,由HBO出品的剧集《最后生还者》在上线后连续热播,以高水准的内容改编创造了HBO历史上最高涨幅纪录。同样在国内市场,《仙剑奇侠传》《古剑奇谭》《轩辕剑之天之痕》等改编自国产游戏的古装剧集也曾经收获市场赞誉,热播全国。
那么同样的开发逻辑,能否运用在处于风口浪尖的《黑神话:悟空》身上?
《黑神话:悟空》
的影视路并不好走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西游记》原本就是备受中国影视行业喜爱的IP,剧集、电影、真人、动画一应俱全,多年来各类改编层出不穷。在影视改编角度来看,《黑神话:悟空》自身的内容品质和IP热度都足以支撑更广阔的产业链延伸。
或许现在已经有不少影视公司对这部作品的影视改编跃跃欲试,甚至可能已经付诸行动。然而现阶段来看,《黑神话:悟空》的热度能否在影视行业延续并不明朗。
首先是受众群体上,正如过往无数游改影项目所经历的那样,IP拥有多少受众、受众又是否愿意为影视改编买账,决定着项目的市场前景。百万玩家或许能够帮助一部游戏回本血赚,却很难尽数转化为改编影视的观众。而在这一领域,国内影视从业者的成功经验屈指可数。
其次是制作能力上,众所周知近年来电影行业特效人才处于持续流失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源头正是游戏行业的人才虹吸。
作为一部耗资近4亿元的标准3A级项目,《黑神话:悟空》所呈现出的视听效果堪比一部院线大片。而面对这样一部已经具备充分电影感的顶级项目,缺钱缺人的影视行业已经很难拿出对等的开发规模。
即便拿得出来,又可能回到前一个问题上——玩家明明可以在游戏机上体验电影级别沉浸感,影视改编,究竟意义何在?
当然我们相信,即便前路注定曲折,影视行业恐怕还是不会轻易放弃《黑神话:悟空》。毕竟它是中国游戏行业现阶段、也可能是接下来好几年内难以复制的一次成功。能不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就看影视行业的造化了。